1000年前,世界上首张纸币——交子在成都诞生,成为人类货币史上的里程碑。交子的出现,比欧洲纸币早了600多年。在英国伦敦英格兰银行总部的一眼天井里,种着一棵根深叶茂的桑树,用于纪念世界上最古老的纸币——“交子”。
交子,因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鲜明的地域色彩,不仅是成都金融文化的象征,更是成都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在成都交子金融博物馆,诸多文物展陈向世人展示着交子创新对后世的影响。这一创新充分展现了成都自古以来的诚信文化、创新精神和开放理念。这种精神传承至今,在新时代背景下正助力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今日,一场以“交子”为主题的成都交子金融大会,将在成都交子金融博物馆启幕。
因信而立
交子见证巴蜀诚信
成都自古因商而立,因商而兴。而交子的诞生,也正是基于当时成都繁华的商贸。
北宋初年,成都已是内陆繁华的商贸中心。但当时四川用铁钱,1000个大钱重25斤,买一匹绢需要90斤到100斤的铁钱,铁钱的不便,影响了商贸的流通。于是成都街头出现了历史上最早的存款性金融机构——“交子铺”。这里收取商户的铁钱,并开具一张名为“交子”的纸质收据,可供商户异地兑现。
交子从最初民间自发创造的存款凭证逐渐演化为官方发行的信用货币,经历了“私交子”到“官交子”的转变。北宋天圣元年(公元1024年),官方正式在成都设立益州交子务,由此交子成为政府法定货币。
作为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形态,交子是当时信用关系发展的结果。“无诚信即无交子,有良知才有贸易。”著名戏剧家魏明伦曾说过:“交子之所以能够通行,我觉得就是诚信。没有诚信就没有交子。交子的兴旺衰弱都跟诚信有关,有了诚信它就兴旺,没有诚信的时候它就衰弱,以致消失。这和我们现在呼唤的诚信不谋而合。”
源远流长
未曾中断的创新基因
在“官交子”流通的80余年间,宋人在探寻纸币运行规律、维持币值稳定的过程中,逐渐探索了一套有关纸币发行、流通、收兑、防伪的管理制度。
在成都交子金融博物馆,观众可以详细了解到这种由构树(楮树)皮为原料的“楮纸”制作全过程。用楮纸制作交子的印刷过程更是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工艺,套版印刷、朱墨间错,印有屋木人物、隐秘题号,难以仿造。在世界金融史上,这些工艺无疑是最早的“金融科技”。
传承交子创新基因。而今,以冲刺世界城市为目标的成都,再度激活深埋于血脉之中的金融创新基因,正加速迈向国家西部金融中心,打造金融科技高地。根据最新发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显示,在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34)中,成都金融科技专项排名全球第18位,内地城市排名首超广州,居第4位,仅次于深沪京,位居中西部第一。
焕发新生
交子千年续新篇
“交子的出现带来了货币支付和贮藏的便利,满足了当时的金融需求,本质上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精神的一种体现。”西南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擎说,这种基于实体经济需求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精神在当今的成都传承了下来,并获得新的演绎。
穿越千年的交子,历经岁月变迁、时代更迭,在中国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的时代曲谱中,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近年来,成都深入实施“金融机构聚集、金融市场提升、现代金融特色、金融创新驱动、金融开放扩容、金融生态优化、金融基础设施联通”七大工程,金融正在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血”。
数据更有说服力。截至2022年末,成都金融机构总资产规模超7.2万亿元,全球排名上升至第34位,位居全国第六、中西部第一。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贷款双双突破5.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9%和14.3%,增速分别为近8年和近10年来最高,为全市经济企稳恢复提供了有力支撑。
如今的成都,无论是经济发展的质量,还是创新要素的汇聚,都在为城市的加速演进增添动力。如今也许早已难觅1000年前的交子“真迹”,但新时代的交子故事才真正开始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