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金量”十足 为成都民营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5月15日,成都市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民营经济55条”)。本次政策有何亮点?有哪些“真金白银”举措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记者梳理发现,“民营经济55条”的“含金量”十足,以促公平、创机会、优服务、解难题为主线,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做好政策平稳有序衔接,围绕促进公平市场准入、支持参与政府采购、支持发展壮大和数字化转型等方面提出55条措施。

真金白银

为民企发展提供舞台

平等准入既包括各类经营主体平等地进入市场,也包括进入市场后平等地获取各类资源的机会。“民营经济55条”围绕这两大方面,出台了多条有针对性的举措,让民营企业安心在蓉投资、发展。

聚焦促进市场公平准入,提出了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持续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及做法,清理规范行政审批、许可、备案等政务服务事项的前置条件和审批标准。优化升级“蓉易办”平台,进一步便捷准入准营准出,提升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数字化水平。

聚焦支持参与政府采购,提出了采购限额标准以上,200万元以下的货物和服务项目、400万元以下的工程项目,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采购人应当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超过400万元的工程采购项目中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预留份额提高至40%以上。对于适合支付预付款的采购项目,采购人应在采购文件中明确对民营中小企业的合同预付款比例,原则上不低于合同金额的40%、不高于合同金额的70%。满足合同约定支付条件的,采购人原则上应当自收到发票后10个工作日内将资金支付到合同约定的供应商账户。

“成都的政策踩准了企业发展所需。”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郭丽岩认为,成都这次及时出台的“民营经济55条”,以问题为导向,提供了路径明确、以“真金白银”支持的实招。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研究员高太山看来,民营经济在成都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成都经济发展的一块“金字招牌”。成都“民营经济55条”从市场准入、要素获取、科技创新、国际竞争力、监管执法等方面给出真金白银举措,为成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汇聚要素

支持民企降本提效

融资、用地、用工、用能、转型……这是不少民营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为了帮助企业解决“忧心事”,“民营经济55条”中有多条措施涉及要素支持。接下来,成都将强化要素支持,助力民营企业降成本提效能。

在加大融资支持力度方面,提出了支持民营企业利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加强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担保支持,将平均担保费率降至1%以下。支持民营企业上市,对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且纳入成都市上市后备重点库的企业,分阶段予以奖励。

聚焦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和数字化转型,“民营经济55条”提出了支持民营企业上规发展,对首次进入规模以上的入库工业企业,当年年度营业收入在2000万元—5000万元的,给予10万元一次性奖励;支持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2025年年底前,支持不低于300户中小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

优化环境

为民企发展“松绑”

当前,信心比金子还重要。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需要多管齐下,优化营商环境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值得一提的是,“民营经济55条”还注重分类施策,为民营企业发展松绑。比如,“民营经济55条”明确支持符合条件的临街商铺开展外摆经营等举措。“有温度、更暖心,也符合发展需求。”高太山对此表示。

此次政策,着力瞄准解决民营企业发展痛点。“有很多政策是具有创新性的,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既有的、传统的政策框架和习惯,如果这些措施实施到位,是非常有助于成都改善政商关系,为民营企业发展松绑。”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经济发展与经济风险研究中心主任邓洲说。

值得一提的是,“民营经济55条”还体现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例如,相关部门将在科技服务、算力、碳核算和碳足迹认证等方面提供开放式共享服务,有需要的民营企业可以通过申领“创新券”“算力券”“零碳券”等方式获得。

专家声音

无论从发展规模、发展水平,还是从地方经济社会的影响力看,成都民营企业的发展在中西部地区是较好的,此次“民营经济55条”的实施对提振民营企业投资和发展信心、挖掘民营经济市场潜力、优化民营经济经营环境、增强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内生动力有积极的作用,释放了良好的政策信息,有助于持续改善成都营商环境提升发展能级。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经济发展与经济风险研究中心主任邓洲

“民营经济55条”从市场准入、要素获取、科技创新、国际竞争力、监管执法等17个方面、共计55条,系统全面、举措细致、针对性强,为成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比如,“民营经济55条”明确支持符合条件的临街商铺开展外摆经营等举措,有温度、更暖心,也符合发展需求。“民营经济55条”落地执行后,让更多好的举措真正落到实处,惠及民生,将大幅提振民营经济信心,对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研究员高太山

(责任编辑:胡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