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
共建“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实践,
从理念转化为行动,
从愿景转变为现实,
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
到精耕细作的“工笔画”,
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
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
和国际合作平台。
共建“一带一路”,从根本上改变了西部内陆地区的经济区位,塑造了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也让成都由内陆腹地迈向开放高地。
从“空中+陆上”丝路的开放通道“四向拓展”,到高水平打造开放平台促进“全域开放”,再到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提质开放型经济发展……十年来,成都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高水平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高质量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不断强化服务对外开放大局的责任担当,赢得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主动权,持续实现新的突破和跨越。
大通道促大开放
陆上丝路“四向拓展”
空中丝路“双翼比飞”
共建“一带一路”,关键是互联互通。
“呜——”,2013年4月26日,伴随清脆汽笛声响起,成都开出了首趟中欧班列,到今年成都中欧班列恰好稳定运行十年。越平原、过荒漠、闯戈壁——中欧班列架通了横跨亚欧大陆桥,推开了成都面向欧洲的开放大门,告别了货物出口必须依靠空运或海运的历史。
“搭载货物一天比一天丰富,开行量一年比一年多。”仲俊斓是成都中欧班列的首发司机,至今已驾驶中欧班列十年,十年里的变化让他颇为感叹。成都中欧班列2013年仅开行30多列,而现在年开行量远超2000列,运行时间从最初的22天缩短至最快10天。
2016年6月20日,中欧班列举行统一品牌首达欧洲仪式。国内8个城市同步发车,从成都始发的班列率先抵达。
2021年1月1日,成渝两地中欧班列统一品牌——中欧班列(成渝),共同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开行。
中欧班列(成渝)2013年以来累计开行超过2.7万列,开行量持续位居全国首位,今年前8月共开行3819列,同比增长8.68%。
如今,成都的国际班列已连通105个境外城市、30个境内城市,形成了中欧中亚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中老中越班列等多向度班列协同运行格局,构建起了“西进欧洲、北上蒙俄、东联日韩、南拓东盟”的国际班列线路网络和陆海货运配送体系。
作为南丝绸之路的起点、西部陆海新通道西向主通道起始点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双核之一,成都是距离欧洲最近的国家中心城市和泛欧泛亚的开放前沿。成都充分发挥服务国家向西向南开放的独特区位优势,陆上丝路加速四向拓展的同时,成都的空中丝路也“双翼比飞”,持续优化提升全球通达性。
继北京、上海之后,成都是我国大陆的双国际机场“第三城”。2021年6月27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正式通航投运。紧接着,今年3月天府国际机场口岸正式开放,为中国联通世界开启一道新国门,让成都与世界交往新增一座桥梁和纽带。
2013年开通直飞大洋洲航线,2014年开通直飞北美洲航线,2017年国际及地区航线数量在中西部率先突破百条,2021年双国际机场协同运行……十年来,成都持续打造覆盖全球的航空客货运体系,国际航线从2012年的30多条增长至130多条,构建起畅连全球五大洲的空中通道网络。
如今,成都“两场一体”协同运行效应逐步显现。2022年,成都是全国唯一航空旅客吞吐量超过3000万人次的城市。今年前8月,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共完成旅客吞吐量4881.7万人次、同比增长31%,货邮吞吐量47万吨、较2019年同期增长11.2%。
大开放促大合作
创新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
高水平深化国际交流合作
“空中+陆上”畅连全球的高效通道,敞开了成都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的大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是重要的抓手。十年来,成都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契机,不断强化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伙伴的联系,打造高能级开放合作新平台,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主动。
今年是四川自贸试验区成都片区挂牌成立六周年。六年来,成都片区高标准完成国家赋予的试验路,坚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探索形成570个改革实践案例,其中13项制度创新成果被国家层面采纳面向全国复制推广或学习借鉴,62项制度创新成果推广到全省,连续三年在“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排名中位列中西部首位,新增企业、注册资本数连续两年在全国第三批自贸试验区中排名第一,全国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创新”排名第四。
厚植对外开放优势,成都深化改革创新着力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加快“一带一路”对外交往中心建设。成立成都创新金融研究院,实体化推动“一带一路”金融服务中心建设。多式联运“一单制”金融创新,获银保监会、商务部批准全国第一批开展铁路运输单证跨境融资试点。“政银保助力外贸企业汇率避险”成都模式获国家外管局推广。全球金融中心指数(CFCI)成都排名全球第44位。
成都还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多式联运综合试验区建设。国际铁路港“铁公水”多式联运入选三批次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在全国率先实施中欧班列境外宽轨段集并运输,“创新国际物流运输模式”入选国务院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成功与国际货代协会合作签发全国首张跨欧亚大陆桥CIFA多式联运提单。
同时,打造“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推进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深化建设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国家数字货物出口基地和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一大批成都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拓展国际市场,东方电气居全国对外承包工程百强企业第25位,成都新筑中白工业园超级电容项目、科伦药业哈萨克斯坦关键性输液技术等项目建成投运。
大开放促大发展
经济总量突破两万亿元
十年间外贸增长近两倍
开放添活力,商贸显兴旺。在新时代的开放浪潮中,进出口企业对此感触颇深。自2016年开展出口业务以来,成都大运汽车出口规模连创新高,2022年出口额同比增长4.2倍。“‘一带一路’建设为企业拓宽了国际合作空间。”成都大运汽车常务副总谢平说。
大运汽车只是成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伴随对外开放通道深入优化拓展,开放合作平台建设集聚成势,成都的外资外贸能级持续稳步提升,与国际交流合作日益密切,门户枢纽聚势引流作用日益凸显,外事资源加速转化为开放合作优势。
截至目前,成都缔结国际友城和友好合作关系达104对,其中共建“一带一路”的国际友城和友好合作关系达71对。与全球22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关系,在蓉世界500强企业、领事机构数量均居中西部第一位。中意、中法、新川等6个国别合作园区加快建设,中日(成都)城市建设和现代服务业开放合作示范项目深入推进。今年前8月,成都新设外资企业435家,同比增加12.4%、数量居中西部地区第一,合同外资净增21.7亿美元、同比增长8.1%。
伴随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国—欧洲中心已入驻170余家国际知名机构和企业,“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西南)中心、“一带一路”外国法查明(西南)中心、“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大数据平台等国际合作平台先后落户成都。同时,大运会、世乒赛、西博会等重大活动相继在成都高水平举办,目前正高标准筹办世界科幻大会、世界园艺博览会、世界运动会等。
十年来,成都外贸进出口增长近两倍,成为中国西部“外贸第一城”。2022年,成都经济总量突破两万亿元,实现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8346.4亿元,其中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进出口2690.9亿元,占成都进出口总值逾三成。
从内陆腹地迈向开放高地,
从区域门户跃升国际枢纽,
从国家中心城市进阶国际大都市
……
成都坚定以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服务新发展格局为引领,
打造开放层次更高、制度环境更优、
辐射作用更强、经济活力更加充沛的
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