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交子大道商圈夜景 成都高新区党群工作部供图
夜幕降临,成都金融城双子塔活力四射的灯光秀,吸引众多游人抬头注目,成为这个西部超大城市的新地标。这里聚集的不仅是火热的人气,还有超旺的“财气”,一大批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行业头部机构扎根于此,为加快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汇入不竭动能。
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中的重要部署。2021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联合印发《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要求将成渝建设成为立足西部、面向东亚和东南亚、南亚,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西部金融中心。
近年来,成都深入实施“金融机构聚集、金融市场提升、现代金融特色、金融创新驱动、金融开放扩容、金融生态优化、金融基础设施联通”七大工程,金融正在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血”,成为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循环畅通、深度聚合的关键要素。
加快金融机构汇集 提升服务实体能力
2023年12月21日,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分公司在成都正式揭牌开业。这是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国设立的首批3家省级分公司之一、中西部首家分公司,也是落户四川省的第6家养老保险省级分公司。西部首站落户成都,既是双方不断深化务实合作的结果,也是对成都金融服务、营商环境和区位优势的认可。
“金融中心是金融机构集中、金融市场发达、金融信息灵敏、金融设施先进、金融服务高效的投融资枢纽。”西南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擎认为。近年来,成都大力实施金融机构集聚工程,招引和培育了一批门类齐全、功能完善、质效双优的金融机构。
作为四川省首家城市商业银行,成都银行是成都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的中坚力量之一。近年来,该行不断提升服务重大战略质效,吸引和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投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2023年已累计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超1800亿元,为成都都市圈内企业信贷投放超1400亿元。
“成都银行认真履行地方法人银行的职责使命,在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壮大自身实力。”成都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至2022年,该行主要经营指标实现翻番,相当于用5年时间再造了一个“成都银行”。截至2023年6月末,成都银行总资产规模已突破万亿元大关,正式入列全国“万亿级”城商行。
近年来,成都不断做大做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成都银行、华西证券先后上市,成都农商银行回归国有。地方金融组织持续提质增效,中西部首家市级再担保公司成立,国有控股融资担保公司注册资本金翻番,商业保理公司实现“零”的突破。
数据显示,目前,成都市已落户金融机构及中介服务机构2750余家,机构数量居全国主要城市前列。其中,外资银行业机构17家、保险机构28家,外资金融机构数量位居中西部第一。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更强,跨区域辐射的外延式发展动力更足。
以锦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为例。作为第一家总部设在成都的全国性股份制法人财产保险公司,按照“根植成都、立足四川、依托西部、面向全国”的发展路径,机构布局由中西部连片发展向东部延伸,目前已在四川、贵州、陕西、重庆、甘肃、云南、湖北、河南、河北等9个省(直辖市)设立各级分支机构143家,员工超过1700人。
当前,成都信贷市场资金支持充裕。2023年11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5.81万亿元、6.03万亿元,均排名全国第6位,同比分别增长8%、13.1%,其中贷款余额增量居全国第2。同时,保险市场功能有效发挥,2023年1-11月,全市实现保费收入1113.2亿元,同比增长13.35%。
完善立体市场体系 提升资源辐射能力
近期,成都一批科技企业接连完成新一轮融资。
2023年12月13日,中瓴智行(成都)科技有限公司宣布获得战略投资,投资方为顺为资本。中瓴智行专注于智能网联、人工智能、移动互联技术在智能汽车、轨道交通等重要行业产业应用。
数日前,以低空出行、车载飞行为业务核心的沃飞长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中科创星领投,蕴盛资本、海睿资本、华西金智、四川锋翅、空港资本跟投,华控基金追投。
“优化完善全生命周期的资本市场综合服务体系,是成都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的应有之义。”王擎说,成都着眼提升资本市场服务能级和功能,推进区域性乃至全国性金融交易市场建设,深入构建区域多层次资本市场,大力促进资源要素自由流动高效配置,聚力打造面向中西部的综合性服务窗口。
截至2023年底,成都拥有117家A股上市公司、累计首发融资额突破780亿元,是全国第十个上市公司数量突破百家的城市,也是全国首个同时拥有上交所、深交所、全国股转系统三个全国性证券核心机构区域基地的城市,区域要素市场达11家,其中天府(四川)联合股权交易中心是全国唯一跨省区的区域性股权市场。
在资本市场和创业圈中,成都麓湖以资本活跃闻名,这里是天府国际基金小镇驻地。成都万华投资集团董事、天府国际基金小镇董事长姜涛说:“目前,小镇已经入驻基金机构533家,管理社会资金总规模超过5180亿元。”
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梁其洲说,成都将继续打造西部股权投资基金发展高地。成都构建了天使投资引导基金、产业投资引导基金等多层次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体系。截至2023年11月末,成都共有中基协备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334家,管理基金1476只。此外,成都还大力支持各类企业债权融资,开展CDS(信用保护工具)等金融衍生品业务。
成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23年2月开展信用增进业务以来,公司增资扩股至52亿元,资本实力大幅提升,先后获得中诚信国际、东方金诚、中证鹏远三家国内权威评级机构评定的AAA主体信用等级。截至目前,已累计为22户企业提供了逾120亿元债券信用增进授信。
天府国际基金小镇 受访者供图
促进金融资源流动 提升发展支撑能力
依托成渝两地初步形成并逐步扩大的资本集聚势能,优质金融资源正加快向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流动。
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牵头建立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金融支持工作协调机制,督促政策性银行用好用足专项支持工具,建立项目建设贷款“绿色通道”,指导商业银行加大项目配套融资支持,“一项目一专班”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在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国家重大水利工程青峪口水库正在施工。2023年11月,水库一期土石围堰顺利实现合龙,进入主体施工阶段。青峪口水库总投资43.6亿元,是以防洪为主、结合供水、兼顾发电的大型水利工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四川省分行发挥政策性银行作用,针对重大项目“量体裁衣”设计方案,采用“投贷联动”模式投放中长期水利建设贷款,有力确保了青峪口水库建设顺利开展。
精准解决企业经营性流动资金短缺、无担保、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宜宾金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四川省宜宾市一家动力电池负极材料生产企业。受益于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负极材料市场需求快速上升,企业流动资金需求增加。成都银行通过天府科创贷,在四川省科技厅10万元利息补贴后,以综合融资成本约3%发放了1000万元的贷款,且无需提供实物资产抵押担保。
“我们与各市直部门尤其是产业部门加强对接,协调推介重大优质项目和资源,进一步推动金融要素精准服务实体经济的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梁其洲说。
在成都农商行总行营业部大厅,工作人员协助客户办理业务 (2023 年 9 月 20 日摄) 刘晓月摄
一体推进成渝协同 夯实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基础
成渝地区以全国1.9%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国近7%的常住人口,创造了全国6.3%的经济总量,是西部人口最稠密、产业基础最雄厚、市场空间最广阔的区域,也是我国经济发展韧性和战略纵深所在。西部金融中心集聚各类金融要素,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
王擎认为,金融中心的核心功能不在于无限制地集聚资本,而在于促进资本增值,推动资本向其他领域自由流动,增强辐射扩散效应。
成都积极作为,与重庆共建一体化金融交易体系。成渝两地建设跨区域一体化的征信平台、支付结算平台、政银企信息化平台、知识产权和技术转让交易中心、成渝银行间债券发行辅导平台等金融基础设施,推动在担保、不良资产处置等领域跨区域合作,统筹打造区域金融市场。
迅鳐成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由电子科技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团队和国家信息中心联合创办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我们通过区块链技术,打通多地的交易中心、认证机构、金融机构、政府部门等‘信息孤岛’,申请、评估、尽调、核实、贷款等流程实现数据资产跨区域互通、互认。”公司副总经理李飞说。
在资本市场服务方面,成渝两地协同发挥天府(四川)联合股权交易中心、重庆股份转让中心等区域性股权市场作用,依法开展登记托管、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份额转让等业务创新,提升金融要素市场配置效率。
2023年12月,全国首家跨区域设立的专业信用增进机构——双城(重庆)信用增进股份有限公司开业。公司注册资本45亿元,由四川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高新开发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合作投资设立。
“公司将致力于统筹多方金融资源,助力企业提高债券发行成功率,降低债券融资成本,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积极有效的金融服务。”双城(重庆)信用增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戴雪梅说。
在保险业方面,成都、重庆建立成渝地区保险监管协调机制、保险行业自律协调机制,建立成渝地区保险理赔通赔通付制度,完善异地出险理赔流程,优化理赔查勘相互委托和结果互认操作。
梁其洲介绍,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将充分发挥成渝两地金融业的基础优势和政策优势,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以内陆金融开放创新为突破口,以营造良好金融发展环境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为保障,强化金融服务功能,培育金融新业态,提升成渝两地金融融合水平,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